组成 | 大黄(蒸)十分(75g),甘草三两(90g),黄芩、桃仁、杏仁、水蛭、虻虫、蛴螬各二两(各60g),芍药四两(120g),干地黄十两(300g),干漆一两(30g),䗪虫〔土鳖虫〕半升(30g)。 |
---|---|
用法 | 上十二味,末之,炼蜜和丸小豆大,酒饮服3g,日三服。现代用法:将蛴螬另串;桃仁、杏仁另研成泥。其余9味共研为细粉,过罗,与桃仁等混合均匀,共为细粉。炼蜜为丸,每粒3克,蜡皮封固。每服1丸,温开水或酒送服。 |
功用 | 破血消癥,祛瘀通经。主五劳虚极,干血内停证。形体赢瘦,少腹挛急,腹痛拒按,或按之不减,腹满食少,肌肤甲错,两目无神,目眶暗黑,舌有瘀斑,脉沉涩或弦。现常用于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、肝硬化、糖尿病、乳腺增生、子宫肌瘤等病症,还可以治疗肝纤维化、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、血吸虫病、黄疸、高脂血症、口周皮炎、黄褐斑、痤疮、银屑病、结节性红斑、异位妊娠、月经失调、闭经、盆腔炎性包块、慢性前列腺炎、慢性浅表性胃炎、慢性肾功能衰竭、脑动脉硬化症、脑出血等病症。偶见于治疗原发性肝癌、食管癌、胃癌、肺癌。 |
研究 |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蛰虫丸有以下作用:①有效降低转氨酶,保护慢性肝损伤,促进体内血液吸收;②增强肝细胞代谢,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;③增强机体免疫能力,使白蛋白升高,球蛋白下降;④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吸附功能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;⑤促进瘀血肿块的消散和吸收;⑥改善微循环,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,降低血液黏度,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,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;⑦抑制胆固醇,甘油三酯合成,阻止胆固醇在肝脏的沉积和在血管壁上的沉积,抗动脉粥样硬化;⑧有显著的镇静、镇痛、抗惊厥作用。 |
方歌 | 大黄䗪虫芩芍桃,地黄杏草漆蛴螬;水蛭虻虫和丸服,去淤生新干血疗。 |
出处 | 《金匮要略》 |
地肤子合剂功能主治:用于治疗癣症及湿疹。地肤子合剂组方:地肤子60克,白鲜皮、苦参各30克,川椒10克,白酒(或酒精)250毫升
斑秃生发灵功能主治: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斑秃。斑秃生发灵组方:黑芝麻50克,何首乌30克,桑椹子20克,95%酒精1000毫升
举胃猪肚散功能主治:健脾益胃,升举中气。举胃猪肚散组方:猪肚1个,白术200克,升麻100克,石榴皮30克
橘皮内金散功能主治:理气消胀。橘皮内金散组方:橘皮100克,鸡内金20克
芪香蜜营膏功能主治:补气行气,润肠通便。芪香蜜营膏组方:黄芪300克,木香45克,蜂蜜适量
桑椹地黄蜜膏功能主治:养阴清热,润肠通便。桑椹地黄蜜膏组方:桑椹500克,生地黄200克,蜂蜜适量
乌梅内金调蜂蜜功能主治:缓中止痛。乌梅内金调蜂蜜组方:鸡内金100克,乌梅肉30克,蜂蜜25克
郁金蜜膏功能主治:行气解郁,活血消瘀。郁金蜜膏组方:郁金100克,蜂蜜适量
地藕葡萄膏功能主治:清热养阴,凉血。地藕葡萄膏组方:鲜藕汁250毫升,葡萄汁250毫升,生地黄200克,蜂蜜适量
桂圆益心膏功能主治:补养心阴。桂圆益心膏组方:桂圆肉150克,当归100克,远志50克,天门冬(天冬)50克,五味子30克,大枣20枚,黑桑椹30克,黑芝麻20克
健脾利湿,通经活络。治脾胃衰弱,食少,胃痛,黄疸,水肿,淋浊,带下,风毒流注,关节风湿痛。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健脾益气,利尿解毒。"②《闽东本草》:"舒筋强骨,健脾益气,通经活络,祛寒利尿,除湿止痛。治内伤寒热,肤痛,胃痛,头痛,腰膝无力,淋浊带下,黄疸,水肿。"
清热利尿通淋。主乳糜尿
截疟,清热化痰,镇静,降压。治疟疾,高血压。
《圣惠方》:"治噎病。曝干,捣罗为末,入半钱于饭内食之。"
治疟疾,疮癣,跌打损伤,蛇伤。①《岭南采药录):"治恶疮,痰核。疮癣,疥癞等疾。"②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治蛇伤,理跌打。"
《纲目》:"解酒毒、热毒,利三焦。"
凉血止血。用于血热吐衄,尿血崩漏。
平肝镇逆,凉血止血。治噫气呕逆,噎膈反胃,哮喘,惊痫,吐血,鼻衄,肠风,痔瘘,崩漏带下。①《本经》:"主贼风蛊毒,腹中毒邪气,女子赤沃漏下。"②《别录》:"主带下百病,产难,胞衣不出,堕胎,养血气,除五脏血脉中热,血痹,血瘀,大人小儿惊气入腹,及阴痿不起。"③《药性论》:"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,疗生子不落。"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止吐血、鼻衄,肠风痔瘘,月经不止,小儿惊痫,疳疾,反胃,止泻痢脱精,尿血遗溺,金疮长肉,安胎健脾,又治夜多小便。
《别录》:"主小儿牛痫。"
祛风清热,止痛,止血,排石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,扁桃体炎,咽喉炎,急性胃肠炎,胃痛,腹痛,崩漏,肾结石,膀胱结石;外用治湿疹,鹅口疮,痈疮肿毒,蜂窝织炎,下肢溃疡,中耳炎,外伤出血。